残疾人就业保障金(残保金)政策深度解析:合规减免与政策解读
发布时间:2025-08-01 点击率:1001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(简称 “残保金”),是国家为推动残疾人就业、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设立的政府性基金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》《残疾人就业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 488 号)等法规,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,用人单位若未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,需依法缴纳残保金。
企业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合理吸纳残疾人就业,即可享受残保金减免优惠。本文将系统解读残保金政策细节,助力企业精准理解、合规运用。
一、残保金征收:核心政策与执行规范
1. 征收对象
残保金的征收范围包括未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(以下统称 “用人单位”)。(依据: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》财税〔2015〕72 号)
2. 法定比例要求
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 1.5%,具体比例由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调整:
3. 征收机关与执行
残保金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;无地税局的地区,由国税局代为征收。(依据:财税〔2015〕72 号)
4. 逾期责任
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残保金的,除需补缴欠款外,还将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 5‰的滞纳金。(依据:《残疾人就业条例》)
二、残保金减免:现行优惠政策详解
国家为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,出台多项延续性优惠政策,具体如下:
1. 分档减缴(2023 年延续至2027年政策)
2. 小微企业免征政策
3. 征收标准上限下调
残保金征收标准上限由 “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3 倍” 降至2 倍,进一步减轻企业缴费压力。(依据:《财政部关于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的通知》财税〔2018〕39 号)
4. 特殊情况减免
企业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,可向主管部门申请减免残保金。
三、残保金计算:公式、关键因素与实例解析
1. 计算公式
残保金年缴纳额 =(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× 当地规定比例 -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)×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× 适用比例(50% 或 90%)
2. 核心计算要素
3. 实例分析
四、残保金负担差异与专业支持
不同企业的残保金负担存在显著差异:
五、善鸽残保金减免
若您需精准解读政策、定制减免方案,或合规对接残疾人就业资源,欢迎咨询善鸽残保金。
可提供:
选择善鸽残保金,让专业团队助力您合规享惠,既履行社会责任,又优化经营成本,实现企业与社会价值的双赢!
联系方式
商务合作
17688766181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
全国服务热线
17688766181
客服微信
